內容介紹
★紀伊國屋書店第5名
聰明人才知道的精準說服--掌握溝通中的「YES」代碼,讓你在任何場合能說服任何人。
如何讓上級過段同意你的建議?
如何讓同級甘心配合你的方案?
如何讓下級虛心接受你的指導?
如何讓客戶執意選擇你的產品?
如何讓父母安心尊重你的選擇?
如何讓子女順利聽從你的安排?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想要快速取得成果,達成自己的目的,從對方那裏盡快得到「YES」的回答是很重要的。
然而,很多人往往都會陷入「說服」的3個陷阱:
1.「只要說正確的事情,就能說服對方」
2.「只要傳達各種利益,就能說服對方」
3.「只要消除無法做到的理由,就能說服對方」
作者認為,人們在做出決策時,其實多少都會受到情感的影響。因此,無論是向客戶推銷商品或服務,
還是在公司內部通過企劃,抑或是在日常生活中請求幫助,忽視情感是絕對無法說服對方的。高興、生氣、厭惡等情感......。
所以,想要在任何場合說服任何人,需要遵循情感先行,策略隨後的策略。
如果能夠在情感上與對方達成共鳴,那麽在任何決策中,對方都會很容易地合理化這種情感判斷。
因此,坦率地說,只要抓住對方的心,其他一切都會隨之而來。情感先行,策略隨後。首先抓住情感面是最重要的。
本書揭示了從情感面著手說服他人的關鍵要素,並將其進行了系統化的解釋。
並且結合一些案例,解釋了如何將這些要素融入到溝通中,輕鬆從想要說服對方那裏得到「YES」的方法。
在編程中,輸入某個代碼並按下輸入鍵,程序就會自動運行。而本書中的方法就相當於溝通中的「YES」代碼。
只要掌握這些代碼,即使是在那些看似不可能得到「YES」的高難度場景中,也能成功說服對方。
本書作者有著豐富的工作閱歷,從傳統大型企業到中型企業,從日本企業到全球企業等多個經歷。
他在各種不同的職場中,經歷了各種類型的說服。
為了讓利益相關者理解營銷戰略的價值而進行說服,為了讓客戶採用我方產品而進行說服,為了讓團隊成員朝同壹方向努力而進行說服等。
在這些經驗中,他深刻體會到,「情感」在說服場合中的重要性。從而總結出了這些「YES」代碼。
這些「YES」代碼也幫助他在工作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無法說服對方而苦惱的人,其實忽略了這種「情感」的角度。
或者雖然在頭腦中模糊地知道「情感很重要」,但卻因為「不知道對方的情感,思考起來麻煩」而放棄了認真面對。
而本書系統地將無法說服別人的關鍵要素進行了整理,並且給出了實用性的解決方法。
內容節錄
●3個誤解
「無法說服他人的人不知道『Yes Code』」。這些人共有的特徵是,「深信錯誤的『說服常識』」。
因此,他們採取了無法說服對方的策略。
那麽,「錯誤的『說服常識』」是什麽呢?這是我的主觀看法,但尤其許多人容易陷入以下三大誤解:
「只要說正確的事情,就能說服對方」
「只要傳達各種利益,就能說服對方」
「只要消除無法做到的理由,就能說服對方」
讓我們逐一來看這些誤解。
誤解一「只要說正確的事情,就能說服對方」
第一個誤解是「只要說正確的事情,就能說服對方」。邏輯上認為「正確」的事情,提出後卻被上司或團隊成員否決了。
許多人都有這種感受:「我說的絕對是對的,為什麽會這樣?」比如:
「為了使商品A的促銷計劃與其他公司區別開來,應採用計劃X。」
「下一任領導應該由比A先生更有能力的B先生擔任。」
「引進新的設備可以提高效率,所以必須更換。」
然而,在商業世界中,正確的意見得不到通過的情況屢見不鮮。
這種現象的原因有時是「不能反對有權力者的意見」這樣的不可控因素,但也常常是由於提出意見的人本身的問題。
問題在於「表達方式是否是否定了對方」。
每個人都有「希望自己是正確的、沒有錯誤」的基本欲望,並且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最正確的。
如果被否定,對方會感到不愉快。如果被直截了當地說「你錯了」,會更加不滿,即使對方說的是正確的事情,也不會聽進去。
這樣一來,雙方都會陷入「為什麽我說的是對的卻不被接受」的困惑中,矛盾升級。
我也曾與某個服務的客服激烈爭論過。訂閱了某個AI服務,但無論多少次嘗試都無法登錄。
諮詢客服後,對方堅持「我們沒錯,是你電腦的安全問題」,不願承認錯誤。
爭論中,客服情緒激動,用大聲否定我,結果我們爭吵起來(最終一周後服務恢復正常,雙方責任不明)。
這個經驗讓我意識到,人們想證明「自己是對的」這種心情非常強烈。
如果這種想法受到威脅,對方的話就完全聽不進去,並開始大聲堅持自己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說服對方。
「我說的是正確的」這種強烈的感覺會導致這種錯位。
誤解二 「只要傳達各種利益,就能說服對方」
第二個誤解是「只要傳達各種利益(好處、優勢、恩惠),就能說服對方」。
無論是企劃提案還是服務銷售,許多提案者認為,必須充分傳達企劃或服務的好處和魅力。
「如果沒有完全傳達就被拒絕了,會後悔的」「不知道什麽會打動對方,所以要傳達所有的好處。」
這樣的想法也許並不錯,但正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才會採取錯誤的說服方式。
一年前我曾接到一位房地產銷售人員的諮詢。他說:「與同期相比,銷售業績不好,想要建議改善方法。」
聽完他的說法後,我告訴他:「你有確認客戶的感受嗎?」建議他在每次傳達訊息後,有意識地確認客戶的感受。
具體來說,減少自己傳達的訊息,更多地傾聽客戶的生活需求,然後根據這些訊息,讓客戶具體地想象並共鳴「在這裏生活能實現理想的生活方式」。
僅改變這壹點,他的銷售業績顯著提高。這不僅適用於這位房地產銷售人員。
銷售人員傾向於專注於傳達他們認為的好處,但這樣一來,客戶會覺得「我的話沒有被聽到」,並且可能認為「被單方面推銷」。
這種情況下,客戶會產生負面印象,即使產品或計劃再好,也會情感上疏遠。
誤解三 「只要消除無法做到的理由,就能說服對方」
第三個誤解是「只要消除無法做到的理由,就能說服對方」。當對方說「做不到」時,有人會試圖透過消除這些理由來進行說服。
然而,這種方式幾乎無法說服對方。因為人們希望自己的行為由自己決定。
我也曾犯過這樣的錯誤。建議一位同事去健身房鍛鍊,但他總是列出「做不到」的理由。
我提出解決方案,但他還是沒有行動。後來我意識到,是我消除「做不到」理由的方式不對。人們希望自己決定行為,而不喜歡被說教。
這些誤解的共同點在於,忽視了對方的「情感」因素。
正確的事情直言不諱,容易讓對方感到被否定和不愉快;一味傳達利益,讓對方覺得意向被忽視;消除理由,讓對方感到被控制和壓迫。
這樣說服是不可能成功的。人是情感的動物,不可能只靠理性行動。了解這一點,才能真正打動對方的心。
●沒有人會聽不信任的人說話
在第二章中,我們討論了「是誰在說比說什麽更重要」。從這個角度來看,「贏得對方的信任」也是說服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很多人一開始就專注於「如何說服」、「說這個可能會說服對方」、「加入這個數字就穩了」之類的說服策略,但如果缺乏「信任」這一部分,所有策略都不會成功。
這些策略只有在建立信任關係後才能奏效。特別是在對方是初次見面或交往不多的情況下,說服時的表現會瞬間決定你是否能贏得對方的信任。
為了贏得對方的信任,在說服過程中,始終牢記「六個C」是很重要的。這六個C的首字母都是C。讓我們一一解讀。
順帶一提,這些並不僅僅是在臨近演講或銷售時才需考慮,而是需要平時養成習慣,自然地具備這些特質。
決定信任關係的六個C
關心(Care)
狀態(Condition)
冷靜(Calm)
壹致性(Consistency)
明確性(Clarity)
確定性(Certainty)
透過「關心」來增強信任
第一個C是「關心(Care)」,指的是關心對方的心情。即使你對對方提出了有利的建議或提案,如果看不到你「關心對方」的表現,對方也不會聽你的話。
不管對方是一個人還是數千人,你是否重視對方,或者是否粗暴對待對方,這一點會明確傳達給對方。
最近我買了一輛車,幾個月後車頂出現了一個小裂縫。由於玻璃層有多層膜,不清楚裂縫的程度,所以不知道是現有的保險還是保險公司的保險可以理賠。
我拍了裂縫的照片並發郵件給保險公司。然而,三周後依然沒有回應。打電話過去也是被轉來轉去,按了很多個鍵,等待了很長時間。
因此,我考慮更換保險公司,因為我覺得「這家公司不重視客戶」。如果有人試圖說服我,我也不會聽。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一個公司的態度和小小的關心與否,可以決定客戶的信任。
相反,最近去了一家常去的餐館,雖然沒有預訂到座位,等了十幾分鐘,但因為店主表示了感謝和道歉,並在等待期間提供了飲料,我並不介意。
這些小小的關心決定了對方的心情。
如何關心對方
簡單來說,關鍵在於以服務的心態行事。當別人尋求幫助時,你能無私地提供建議或傳遞積極的情感。
迪士尼的一個故事中提到,世界上有三種人:
「毒藥型」:在別人談論夢想或願景時,否定和打擊別人。
「多數型」:這些人有善意,但非常自我中心,只會照顧自己,不會主動幫助別人。
「生活增強型」:像最好的導師一樣,思考如何讓別人的生活變得更好,鼓舞別人,自然而然地伸出援手。
顯然,應該成為第三種人。一個成功的推銷員說,當你真正關心對方的生活變得更好時,說服就會變得更容易。
也就是說,說服者對被說服者的關心程度很重要。關心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找到喜歡對方的點」。
是否對對方有好感,這一點也會傳達給對方。如果是喜歡自己的人說的話,即使有些刺耳也願意聽。
建議找出對方三點好的地方,例如「總是準時」、「穿著得體、鞋子乾淨」等。
培養發現每個人優點並喜歡他們的習慣,你會成為一個時刻關心別人的人。
透過「狀態(Condition)」來增強信任
第二個C是「狀態」。狀態指的是自己的狀態和對方的狀態。
首先是自己的狀態。如果你身體不好、發燒、腹痛或心情不好,就很難成功說服對方。
說服是一項需要身心都處於良好狀態的工作,因此必須以最佳狀態進行。
我在說服高級管理人員時,必須保持最佳狀態,否則無法發揮最大能力。
即使說同樣的話,狀態好與不好時的表達方式不同,對方也能感受到。
為了保持良好狀態,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即使身體狀況良好,有時也會感覺不在狀態。要調整狀態,可以養成自己的例行程序。
例如,著名的前職業棒球選手鈴木一朗在打擊前有固定動作,在比賽前有固定行為。同樣,世界級運動員也有固定的例行功課。
比如,美國前遊泳運動員、獲得最多奧運金牌的麥可·菲爾普斯有一套詳細的賽前準備程序:
比賽前兩小時到達泳池,進行約30分鐘的伸展,按特定順序游100公尺、200公尺、400公尺、600公尺來熱身,
然後進行冥想,最後戴上耳機聽音樂,比賽前4-5分鐘站在起跳台後準備。
這些是為了在最佳狀態下取得最佳結果的例行程序。人類大腦非常簡單,透過固定的例行程序可以習慣性地發揮最佳能力。
同樣,在工作中,依靠運氣來成功說服是非常冒險的。因此,找到像世界級運動員一樣的例行程序,確保自己始終處於最佳狀態。
例如,在簡報前30分鐘進行排練,喝杯茶,進行發聲練習。也可以早晨五點起床,午餐吃清淡食物,甚至可以考慮跳舞、冥想或瑜伽。
透過控制自己的心情,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
對我來說,我會在簡報前一天進行50次排練,錄製下來,不斷改進,最終保留最好的版本,並在簡報前聽兩三次。這樣可以發揮出最高水平。
你也可以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例行程序,不僅在重大說服或簡報前使用,還可以在一天開始時養成習慣,這樣你總能發揮出一定以上的能力,甚至改變生活。
此外,不僅要關關注己的狀態,還要注意對方的狀態。如果對方狀態不佳,就無法做出正常判斷,也不會認真聽你的話。
我在說服企業高層時,會事先與對方的秘書聯繫,詢問「什麽時候是最適合向社長報告項目的時間」。
有一次,我原定在2月底進行簡報,但秘書建議這一天社長剛從海外出差回來,會很疲勞,不如改在3月1日。
這一天社長有空,前一晚沒有應酬,所以我們重新安排了時間,並設定在午餐時間不衝突的上午10點到11點。
了解對方的狀態雖然困難,但盡量去了解是很重要的。
如果被對方拒絕,也可以接受「自己的狀態很好,但對方狀態不好」這一事實,轉而進行下一項任務。這會增強你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