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想要得利卻反而受損,想避免風險卻走上危險之橋…揭開每個人都能體會的人類非理性行為的謎團!
目次
1章 我應該陷入了「做出理性決定」的錯覺!
2章 儘管存在不確定性,但仍相信自己會賺錢的思考過程之謎
3章 危險的行為心理 容易被網路訊息誘導
4章 人類驅動世界的損益感是複雜而神祕的
內容節錄
明明在減肥,卻不自覺地吃掉的人的得失計算
●傳統經濟學無法解釋的棉花糖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使用棉花糖進行了這樣的實驗。
在4歲的孩子面前放一顆棉花糖,告訴他:「這個給你。我有事要離開,但15分鐘後會回來。
如果你在我回來之前吃掉它,就只能得到1顆。如果你能忍耐到我回來,則可以得到2顆。」
研究顯示,能夠忍耐15分鐘的孩子,在600名受試者中僅有約三分之一。
這個在1960年代後半到70年代前半進行的實驗,後來被稱為「棉花糖實驗」,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心理實驗之一。
冷靜地想一想,獲得兩個棉花糖比一個棉花糖更好,即便對四歲小孩來說都很容易理解。然而,將來得到的東西,不如現在擁有的來得更好。
行為經濟學中將這種認知扭曲稱為「維持現狀偏誤」,也就是人們覺得現在可以獲得的東西比將來可以獲得的東西更有價值。
例如,如果問你現在收到10萬日元好還是一年後收到10萬日元好,大多數人會回答前者。
如果被要求將10萬元的收取時間延到一年後,你會覺得加多少錢才會滿意?再想想如果是10年後呢?
如果一年後加上1萬元,對於11萬元可以接受,那麼「一年後的10萬元」的價值不是10萬元,而是10/11萬元,約等於9.1萬元。
如果十年後加上10萬元共計20萬元相等,那麼「十年後的10萬元」對你來說大約只值5萬元。
這樣的人聽到「你現在擁有的10萬元在10年後會增至12萬元」時,可能不會在意。
維持現狀偏誤可以說是重視眼前的事物,然而傳統經濟學無法解釋這種認知扭曲所帶來的行為。
如果偏好極端強烈,那麼現在是最好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則被擱置,這就是所謂的享樂主義。
例如,難以儲蓄、過年時不會留住錢的人,通常是維持現狀偏誤較強的人。
又或者,雖然想減肥也在意體脂肪,但看到眼前啤酒和炸雞卻無法忍耐的人,也是維持現狀偏誤較強的人。
●維持現狀偏誤較弱的人比較容易成功
對了,前述的棉花糖實驗還有「後續」。
立即吃掉棉花糖的4歲孩子和忍耐得到兩個棉花糖的4歲孩子,後來在他們22歲時,沃爾特·米歇爾對他們進行了追蹤調查。
結果是,能忍耐不吃棉花糖的孩子在周圍的評價更高,並且在大學入學考試的總分上平均高出210分。
再過23年,當他們45歲時,再次進行追蹤調查,發現能忍耐不吃棉花糖的小孩,在社會經濟地位上明顯較高。
這個結果讓米歇爾認為,孩提時期培養自制力將有助於未來的成功,並且斷言可以透過棉花糖實驗預測未來的年收入。
這個結果引起了關注,自然引發了各種討論。真的只是「棉花糖」就能決定孩子的未來嗎?
2018年,另一位研究者進行了更嚴謹的實驗,結果顯示「棉花糖實驗的結論是有限的。
考慮到孩子的種族、父母的學歷與年收入等因素,結論顯示成功的關鍵其實不是自制心,而是社會經濟背景更為重要。
雖然面對當下的誘惑,展望未來同樣重要,但在現代,似乎更應該說是『投對胎』而非『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