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目前圖書市場上,關於「女性」的書籍從未匱乏,但多數聚焦於青春、愛情、母職、家庭、職場奮鬥。極少有人願意去傾聽書寫年長女性的人生問題。今天介紹的這本書正是這樣一部突破性的作品。不僅是一本財務規劃實用指南,更是一本關於韌性、慾望與尊嚴的生命縮影。
作者訪問了來自不同背景的女性,她們的故事橫跨貧窮與富裕、孤獨與熱鬧、安全與危險。書中曝光的現實遠比「退休生活」四字更為複雜,作者不迴避90歲女性談論性愛的片段,提醒我們,慾望與親密的需求不會隨年齡而消失。有些女性因經濟壓力被迫生活在車裡,如何保持清潔與安全,成為她們日常生存的挑戰。隨著伴侶離世、家庭角色轉變,孤獨常是老年生活中最沉重的課題,而女性友誼則成為支撐的基石。這些議題,過去常被人忽略,避之不談,甚至被視為不雅或邊緣人話題,然而 作者以專業記者的敏銳與同理,將這些現實人物真實問題呈現得真切動人。
除了年長女性的生活故事,本書另一核心是財務的現實。女性的壽命普遍比男性更長,但由於長期存在的性別薪資與退休金差異,許多年長女性在生命後段反而更容易陷入貧困或不穩定狀態。女性在年輕時多肩負家庭責任,導致職涯中斷,退休金積累不足。當伴侶過世或婚姻破裂時,財務安穩極易瓦解。當前的房屋市場變動,對收入有限的年長女性打擊尤為嚴重。
書中引用大公司 CEO、法律學者與女性經濟學家的建議,為不同階段的女性提供理財思路:從職涯選擇、養老金規劃,到如何保持財務獨立與自主。這本書並非僅針對銀髮族而寫。三十歲、四十歲女性若能提早正視財務與老年生活,就更能避免未來財務危機。作者亦透過不同年齡層女性的聲音,構築一個跨世代的對話,三十歲女性分享如何儲蓄、如何在婚姻或伴侶關係中保有財務獨立;中年女性談職場與家庭責任抉擇如何影響未來經濟安全;高齡女性則回顧她們在孤獨、健康、愛情與居住安全中的掙扎與突破。讀者無論身處人生哪一階段,都能從書中找到切身相關的主題。
雖然退休金規畫是本書主要討論的問題,但作者也不斷提醒讀者年長女性的生命並不僅由金錢或伴侶定義。真正支撐她們走下去的是韌性、目標,以及女性間的友誼。受訪者最動人的回顧,往往來自女性之間的互助扶持。無論是分享居住空間以減輕經濟壓力,或是在孤獨時彼此陪伴,這些篇章都彰顯出年長女性的團體力量。
面臨老齡化與女性平均壽命延長的社會,房價高漲、退休金不足與單身高齡化,正逐漸成為社會焦點。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只是給予年長女性慰藉,更是對所有女性的警示,年輕女性需要提早規劃財務,以確保未來生活自主。中年女性能從他人的故事中,學會如何在家庭與職場間更有策略地分配自己的時間與情緒。年長女性則能從書中找到共鳴,並看見自我價值不被年齡限制。本書既是新聞訪談,更是一部充滿人性的社會紀錄,讓讀者看見女性在漫長人生中所展現的驚人韌性。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