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作者查詢
Amy Griffin
艾米·格里芬

艾米·格里芬(Amy Griffin)與丈夫約翰(John)以及四個孩子一起住在紐約市。她是投資公司G9 Ventures的創始人。

作品

我想每個人成長的過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創傷,有時是父母體罰、有時是同學霸凌、有時是學校老師言語或行為的騷擾。這些童年的創傷,很多時候被我們壓抑在深層的記憶裡,直到某一天因為某個事件或人物讓我們回想起來,我們才知道原本還有未解開的心結與傷痛等著我們去面對。   今天要介紹的回憶錄有點小沉重,是講知名女性投資家艾米·格里芬 (Amy Griffin)中學被老師性騷擾的創傷回憶錄。雖然一般大眾只看見她的事業和家庭如何光鮮亮麗,艾米有一次和女兒對話中才驚覺她一直情感疏離影響她和女兒的親子關係並滲透到人際關係中,後來透過迷幻藥輔助心理治療竟然回想起這段不堪回首的回憶。艾米一開始還懷疑是迷幻藥讓她產生幻覺編造出這段回憶,但透過心理醫生抽絲剝繭的分析,艾米勇敢面對過去,透過心理治療和寫作來處理這些深埋的痛苦,獲得內心的釋放與成長。   這本書的文字淺顯易讀,David特別喜歡作者和心理諮商師對話的部份,讀起來很有療癒感。作者在書中引用榮格「我們必須將無意識轉化為有意識,否則它將引導我們的生活,我們稱之為命運。」(We have to make the unconscious conscious, or it will direct our life and we call it fate)。   在作者的Instagram,她分享了寫這本書的動機:   在我撰寫這本書的那些年裡,人們經常問我這本書是關於什麼的。我總是簡單地回答:「是關於我的生活。」這確實是事實,但並不是完整的故事。因為外人所看到的——一位妻子、母親、商人和朋友——掩蓋了完全不同的另一面,一個我否認了幾十年的秘密,甚至連自己都不願面對。與你分享這個秘密,是我一生中最讓自己感到脆弱的事情。但正如我所學到的那樣,每次講述我的故事,都讓我更加自由。   通過告訴你這個故事,我希望它也能讓你感到自由。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另一位女性分享她的故事,然後再有另一位,還有更多的女性,接連不斷地分享下去。   In the years I spent writing this book, people often asked me what it was about. I always just said it’s about my life, which was true, but it wasn’t the whole story. Because what people saw from the outside—a wife, mother, businesswoman and friend—concealed something else entirely, a secret that I denied, even to myself, for decades. Sharing it with you is the most vulnerable thing I’ve ever done. But, as I have learned, the more I tell my story, the more the telling sets me free.   By telling you this story, I hope it sets you free too and over time there will be another woman who shares and then another and still another.   歡迎和David/Karen索取書稿。心理諮商與女性議題是這幾年很受關注的話題,相信可以給讀者很多的能量與慰藉。   數十年來艾米一直在奔跑。   她一路跑離德州阿馬里洛(Amarillo, Texas)的泥土路,那裡是她成長的故鄉。 她作為一名學生運動員在維吉尼亞大學的校園奔跑著。 她奔波於紐約的街道,構建自己的成人生活。她穿越婚姻、母職,以及蓬勃發展的職業生涯。   在外人看來,她的生活工作一切完美。然而,艾米其實是在逃避某件事——一個她不僅對家人和朋友隱藏的秘密,甚至連自己也無意識否認的秘密。   「你人在這裡,但你魂不在。」某晚,她的女兒這樣質問她。「媽媽,你到底人在哪裡?」   這句話促使艾米開始探索埋藏在記憶深處的謎題,一段旅程由此展開。她的旅程將她帶入了新興的「使用迷幻藥輔助心理治療」(psychedelic-assisted psychotherapy),挑戰了司法系統的極限,最終回到了她的故事開始的地方——德州。   在追尋真相的過程中,為了理解並從埋藏的童年創傷中恢復,艾米深刻反思了追求完美、控制以及維持表面形象的文化,這種文化驅動著現代女性。   她發問:我們從女孩到女人的成長道路上,究竟何時學會將自我價值寄託於外界的認可?如果我們接受完整的故事,擁抱真正的自己,又會獲得怎樣的自由?以希望、真摯和不懈的誠實為筆,她為我們指明了一條前進的道路,揭示了激進式坦誠的力量,如何深化我們與他人和自己的聯繫。
回到最上層回到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