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作者查詢
Emi Nagashima
永嶋恵美

永嶋恵美

1964年出生於福岡縣。廣島大學畢業。

1994年,以筆名映島巡獲得《ZERO》JUMP小說非小說大賞,正式出道,從事遊戲及漫畫的小說化。

同時以永嶋惠美名義創作娛樂小說。2004年發表的『転落』引起廣泛關注。

2016年以藉「ババ抜き」獲得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短篇部門獎。

其他還有「泥棒猫ヒナコの事件簿」系列、『せん-さく』『一週間のしごと』『明日の話はしない』『視線』

『なぜ猫は旅をするのか?』『ベストフレンズ』等多數作品。

作品

『細雪』×『華麗なる一族』×推理! 女性主導的富豪家族發生了謀殺案。   在橫濱,有名的富豪家族檜垣澤家。高木加奈子失去了母親後,被這個家庭收養。 一個掌管生意的大老婆,互相競爭美貌的三姐妹。檜垣澤家是由女性血統所主導。 然後,有一天晚上,女婿神秘死亡。權宜婚姻、與軍方的談判以及黑暗的秘密。 在充滿陰謀的宅邸裡綻放才華的加奈子,發現的真相是什麼?這是一部凝聚了小說精華的傑作長篇懸疑作品。   ****** 二〇二四年的大豐收! 大矢博子   在明治末期的橫濱。 高木加奈子作為專營絲綢織物的貿易商檜垣澤商店當家的小老婆女兒誕生。 她和母親及祖母們一起生活,但因父親中風病倒,母親又突然去世,使她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七歲的加奈子經歷了波折,被檜垣澤家收養。即使父親倒下,父親的正妻・須惠仍然負責一切。 長女・花(對加奈子來說是年齡差距較大的姊姊)和未來的當家女婿辰市之間有三個女兒・郁乃、珠代和雪江,而郁乃已經嫁人。   也就是說,小老婆所生的還年幼的女兒沒有任何立足之地。因此雖然說是被收養,但並不是以正式女兒的身份,房間位於女僕房的一個角落。 除上學外的時間,她的生活將是照顧臥床的父親――這樣寫來,小老婆生子受虐的情節似乎十分老套吧。抱歉,我也這麼覺得。   不過,這本書真的是非常有趣。真的讓我很驚訝。一旦開始閱讀,就再也無法停下來,甚至把所有其他的計畫都推掉,一口氣讀完了。 吸引我的原因,正是這個加奈子的角色。如果想像她是一個忍耐欺負的可憐女孩,那可會被她反打回來喔。   檜垣澤家首先失去了原本應繼承家業的女婿辰市,他因火災去世。接著,在大正元年,現在的當家主加奈子的父親也去世。 儘管兩位男士的死並未影響家業的穩定,但對加奈子來說,失去了後盾。從這裡開始,加奈子非常引人注目,她在八歲時已經非常聰明。 她仔細聆聽僕人和學生的談話,收集情報,為了迎合年長的姪女珠代和雪江,塑造她們心目中的「可愛妹妹」形象。 同時,面對有洞察力的須惠,她又不動聲色地展現自己的智慧。甚至連僕人的刁難,她也巧妙地利用來確立自己的地位。 真是讓人驚訝又感到未來不可小覷。   不過終究是小孩,對於還在修業中的加奈子來說,開始的局面仍然不成熟。無法與擁有一定眼光和權力的大人抗衡。 雖然以為自己被利用,卻反而被利用,這樣的智力戰讓我感到興奮。進入女學校時,加奈子已經成為相當的謀略家。 靠著自己的智慧打開命運的黑暗女英雄,真是酷!   這樣的加奈子也找到了一位好朋友。雖然不是戀愛,但也出現了讓她在意的男性,這是第二大看點。 作為青春小說和成長小說,都讓人讀得津津有味。對於總是在戰略中的加奈子來說,與首次結交的好朋友之間,忘卻時間的交談樂趣。 對那位笑容可掬的醫生家中的書生,她卻不知為何展現出真實的一面,讓人感到困惑。加奈子能夠作為十多歲的女孩真實存在的場景非常好。 不過,這也伴隨著故事發展中的各種變化。   沒錯,這本書充滿了作為時代小說的趣味。描繪了大正時代橫濱的景色和風土人情,上流階級的交流情景。 在大正民主主義的背景下發生的各種事件。西班牙流感的大流行令人聯想到疫情。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特需與戰後經濟不景氣。 當然,最後還有那個重大事件等著我們。   我常常覺得,大正時代明明只有短短十五年,卻似乎充填了過多的內容,但在故事中,各種大正時代的要素卻都有其意義,這構成實在令人讚嘆。 港町橫濱的喧囂,上流社會女士們的茶會與園遊會的喧鬧,鮮豔的振袖與洋裝,疫病帶來的窒息感和災害所引起的土煙, 還有時代所孕育出的無序與妖豔的氣息,這一切都凝聚在這個故事中。   而這就是我忘記時間沉迷閱讀的最大理由,本書實在是非常精緻的推理小說。   女婿養子的辰市之死,其實可能是謀殺案,這在開頭便有所暗示。接著被加奈子的黑暗小公主魅力吸引,漸漸忘記了這個事件。 然而到了高潮部分,各種事物終於連成一線。事件真相以及檜垣澤家自身隱藏的秘密逐漸明朗,那一刻讓人驚訝地後仰!   作為懸疑小說、家庭小說、青春小說、成長小說、歷史小說,以及最重要的推理小說,這是一部全方位密度濃厚的娛樂作品。 總之令人震撼。敬請關注在結局時大改變的加奈子!   永嶋恵美至今似乎擅長輕快風格的推理或是致鬱推理小說。然而本書是她的新境界。讓人驚嘆她竟能寫出這樣的作品。 可以說她變化了吧。這是今年的大收穫。   (大矢博子 書評家) 節錄自2024年8月号「波」雜誌
回到最上層回到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