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作者查詢
Naoto YAMAMOTO
山本直人

山本直人
世界史講師。出生於京都市。最初進入立命館大學理工學部就讀,後來中途轉到法學部,研究的課題卻是
頗爲冷門的“滿洲的馬政史”。學生時代就一邊打工一邊攢錢出國旅行,畢業後進入一家專門從事海外業
務的旅行社工作,作爲專職隨團領隊,每年有約180天奔波在世界各國。
2015年,他決定將隨團過程中獲得的見聞與經驗用於教學,轉型成爲世界史講師。除了在四谷學院授課,
自2023年起還在 Recruit 的“Study Sapuri(學習應用)”中任教。他的課程以“什麼時候(時
期)”“在哪裏(地名)”爲切入點,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事件的體系化,深受好評。
現與妻子、女兒以及一隻三花貓同住。興趣是料理與鋼琴演奏。在 X(原 Twitter)的賬號“世界史の鳩
(世界史的鴿子)”中,他持續分享世界史的魅力。
著有《通過這20人瞭解世界史的基礎》(PHP研究所)、《歷史脈絡一下子進入腦中!用12種模式理解、
再也忘不了的世界史》(KADOKAWA)。

作品

邊走邊看世界史--當風景變成歷史舞臺:在旅行中遇見文明與遺蹟,在路上讀懂世界史 本書是作者以多年帶團與旅居經驗爲背景撰寫的一本獨特世界史入門書。它並非板起臉的歷史教科書,也 不是隻點到爲止的旅行指南,而是將歷史與旅途場景交織在一起,讓讀者在閱讀中彷彿隨作者一同穿越時 空,置身於那些風光與遺蹟背後的歷史舞臺。書中作者以自己走訪過的八十個國家爲基點,選擇了數個具 有代表性的地點,通過鮮活的敘事方式,引導我們在遊歷中理解文明的興衰、文化的碰撞與人類的延續。 全書以義大利開篇,作者從“永恆之都”羅馬講起。在宏偉的鬥獸場、古羅馬廣場之間,帝國的榮耀與衰 敗似乎仍在空氣中迴盪。接著,他帶領讀者走進文藝復興的搖籃——佛羅倫薩,在米開朗基羅與達·芬奇的 藝術痕跡中,展現了一個由思想與創造力推動的時代。隨後,水都威尼斯與時尚之都米蘭,則分別折射出 中世紀歐洲海上貿易的輝煌,以及近代城市與消費文化的轉型。義大利篇以藝術、權力與商業的交織,展 示了歐洲文明的源頭與變遷。 離開歐洲南部,作者將視線投向中國。北京的皇城氣勢與西安的絲路起點,勾勒出大帝國的宏闊圖景;而 上海的摩登與杭州的江南水鄉,則展現了古老文明在近代化浪潮中的多重面貌。通過這些城市的對照,讀 者不僅看到一條從秦漢、唐宋到清代的歷史脈絡,也能體會近代中國與世界互動所帶來的震盪與蛻變。 德國篇則以文化與戰爭的雙重視角展開。從慕尼克的啤酒節,到童話般的新天鵝堡,再到中世紀古城羅滕 堡與宗教輝煌的維爾茨堡,每一處都濃縮了德國多層次的文化傳統。但當敘事轉到柏林時,作者筆鋒一轉, 寫下這座城市在二戰、冷戰以及東西分裂中的歷史創傷,讓讀者感受到德國如何揹負過去,同時試圖走向 未來。 書中也關注到東南亞的交匯地帶。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作者描繪了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獨特氛圍。吉 隆坡的活力、馬六甲的殖民遺產與新加坡的現代繁華,體現了全球化與歷史遺產在這一地區的緊密交織。 這裏的街頭、宗教建築與市場,無不講述著文化交流與貿易帶來的複雜故事。 而當敘事走到土耳其,歷史的縱深感更爲濃烈。伊斯坦布爾作爲橫跨歐亞的都市,自拜占庭到奧斯曼再到 現代共和國,其身份不斷轉變,卻始終扮演著文明交匯的角色。特洛伊與以弗所的遺蹟帶讀者回到古代傳 說與希臘化世界,而科尼亞與安卡拉,則展現出伊斯蘭與現代國家建構的力量。 拉美篇聚焦於祕魯。利馬的殖民都市風貌、庫斯科的印加遺產、馬丘比丘的神祕壯麗,以及的的喀喀湖的 神話色彩,都讓人真切感受到文明的興衰更替。作者以旅人的視角,既描繪當地的自然與人文風貌,也透 過印加與西班牙殖民之間的碰撞,提出關於文明如何被征服又如何延續的思考。 最後,西班牙與摩洛哥的篇章以地中海與撒哈拉爲舞臺。馬德里的王權氣派、格拉納達的伊斯蘭餘韻、跨 越直布羅陀海峽後的丹吉爾與非斯的迷宮街道,再到撒哈拉邊緣的梅爾祖卡大沙丘與卡斯巴古道,這一連 串的場景構成了一幅跨越文明與大陸的畫卷。作者在敘述中不斷強調:旅行不只是走馬觀花,而是理解那 些風景如何成爲歷史的見證。 本書在寫法上具有三重特色:第一,它用旅行者的親身感受取代冰冷的史料,讓歷史故事更具臨場感;第 二,它通過地域串聯文明,將散落的事件融入空間化的敘事,讓讀者把握歷史的廣闊視野;第三,它不斷 提醒我們,所謂名勝古蹟並非孤立的觀光點,而是人類社會在特定時代的產物,是理解世界必不可少的鑰 匙。 這本書既適合對旅行充滿熱情的人,也適合想以輕鬆方式理解世界史的讀者。它的獨特之處在於:當你翻 開書頁,不只是閱讀歷史,而是像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一邊走訪世界角落,一邊聆聽那些深埋在土 地、城市與文化之中的故事。最終,你會意識到,世界史並非抽象的概念,而是無數旅行者與土地之間的 互動,正如書名所言,那是一間隨處可開的“旅行中的世界史課堂”。 2 鬥獸場與古羅馬廣場 出發吧,去羅馬! 抵達了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這裏因文藝復興巨匠而被稱爲“列奧納多·達·芬奇機場”。 ——好睏啊…… 轉機飛行15小時,長途飛行真是辛苦了。即使早上從日本出發,算上時差,到義大利時也已經是當天的晚上了。會犯困 也是理所當然的。 首先在機場的商店買點今晚的食物吧。尤其要確保有飲用水。雖然有點貴。 ——明白了,我去買! 取完行李後,出到到達大廳,去找事先預約好的酒店司機吧。他應該會舉著寫有你名字的牌子。 ——啊,看到了!是個笑容滿面的司機!讓人安心呢。 是啊,先鬆一口氣吧。雖然有點暗,但讓我們一邊欣賞從機場到羅馬市中心的街景一邊前往酒店吧。 司機 “這是您第一次來羅馬嗎?” “是的!非常期待。我現在就想立刻去逛逛城市!” “我理解你的心情,但先好好休息一下,讓身體適應時差吧。” 羅馬建造的娛樂場所 早晨醒來,窗外就是羅馬的景色!展開地圖,先來把握一下城市的樣貌。 我們現在住在靠近特米尼車站的酒店,位於舊城區的東側。 羅馬有臺伯河流過,城市建在東岸的丘陵地帶。這裏坡道很多,走累了就去咖啡館休息一下吧。 ——要先去哪裏看看呢? 從特米尼車站往南約1公里,步行大約20分鐘,就能到達鬥獸場。邊走邊看羅馬的街景吧! 這座圓形競技場建於西元80年,提圖斯皇帝統治時期。也就是說,它是大約2000年前建造的。 ——就是教科書上看到的那個吧。 沒錯!在古羅馬,爲了贏得擁有公民權的平民的支持,鬥獸場和公共浴場等娛樂場所被大量建造。特別是角鬥士的戰鬥 非常受市民歡迎。有時角鬥士甚至要與獅子等猛獸搏鬥。 ——感覺有點野蠻呢…… 可這卻是羅馬市民最期待的活動。 公共浴場作爲市民的休閒場所,在漫畫《羅馬浴場》(Enterbrain出版)裏也很有名吧。這些設施,其實是爲了“收買 人心”而建造的。當時的權力者爲了拉攏民衆,可謂費盡心機。 ——原來如此,是爲了用娛樂抓住市民的心啊。 聽到這裏,你可能會覺得“嗯,就是一世紀的競技場嘛”。但實際上,“古代羅馬”這個詞涵蓋的時間非常長,從羅馬 建城到帝國滅亡,長達1000多年曆史。 ——哇!也太長了吧! 正因爲如此,不同時期的政治體制也各不相同。讓我們通過年表來確認一下。 ——哎呀,又是年表…… 別害怕!只要大致掌握,把西元0年爲中點,前後各400年,也就是約800年的歷史,就夠了。前半段是共和政的羅馬, 後半段是帝政的羅馬。 ——共和政和帝政有什麼區別呢? “共和政”是由元老院掌握的寡頭政治,也就是高貴族掌握國政的體制。而“帝政”則是以皇帝爲首的體制。 ——原來如此,我之前只對“帝國”的印象比較深。 帝政的開始是西元前27年,奧古斯都即位爲第一代皇帝。從年表上稍微瞭解一下,你就能知道鬥獸場是羅馬帝政前期的 建築物了。 Pick Up 3 鬥獸場是皇帝爲平民建造的嗎? 咦,你手上拿的……是霜淇淋(義大利霜淇淋 Gelato)嗎? ——哈哈,實在太好吃的樣子,忍不住就買了…… 很快就融入羅馬的氛圍了呢。很多霜淇淋店還會推出獨創的口味,找到自己喜歡的那種也是一大樂趣。 ——說起來,羅馬歷史前期是沒有皇帝的吧? 沒錯。共和政時期其實更長。在那個階段,是由貴族組成的元老院掌控政治。 既然如此,就先講講羅馬共和政的歷史吧。 西元前400年左右的羅馬,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城邦國家,常常與周邊勢力發生衝突,戰爭不斷。因此,平民不 得不以重裝步兵的身份擔任國防任務。 ——咦?普通生活的百姓也會被拉去打仗嗎? 是的。平民需要自己出錢購買武器和盔甲,組成重裝步兵部隊。羅馬的存亡,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作戰。 然而,哪怕他們拼命守護國家,卻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什麼!爲國拼命卻沒有參政權,這也太不公平了吧。 你說得對。正因如此,平民開始要求參與政治,身分鬥爭就此展開。 ——換我我也會憤怒啊! 隨後,平民逐漸爭取到了包括立法權在內的各種權利,也就是所謂的“羅馬公民權”。於是,平民在法律上 與貴族實現了平等。大衆的聲音已經不能被無視,權力者們爲了贏得他們的支持而四處奔走。 ——也就是說,隨著身分鬥爭推進,平民地位提高,貴族也開始拉攏他們了。 沒錯。 不過,從那以後,羅馬的政治和社會反而陷入混亂。尤其是以西元前1世紀爲中心,被稱爲“內亂的一個世 紀”。原因就在於羅馬的領土擴張。 ——領土擴大了,按理說應該更強盛,爲什麼會混亂呢? 新獲得的土地被稱爲“行省”,有權勢的貴族在那裏經營大農場,逐漸壯大。另一方面,由於行省輸入了大 量廉價穀物,義大利本土的中小農民(也就是平民)在價格競爭中敗下陣來,紛紛破產。 於是,有錢有勢的貴族便僱傭這些破產平民作爲僱傭兵,組建軍隊,彼此爭奪勢力。 ——原來如此。領土擴張看似是好事,反而導致國內政治動盪,真是很有啓發性啊。那也就是說,在“內亂 的一個世紀”裏,平民的重要性反而增加了? 沒錯。因爲平民擁有羅馬公民權,所以有力者也不能完全無視他們。 “骰子已經擲下!”這句名言的凱撒,就是這個時期的人物。他也以善於籠絡人心而聞名。 ——凱撒就是“愷撒大帝”吧?可他並不是皇帝啊。 他本來很可能會成爲皇帝,但最終還是被暗殺了。 平定“內亂的一個世紀”的,是屋大維。他從元老院那裏獲得了“奧古斯都”的尊號,被視爲帝政的開端。 但他自稱“第一公民(Princeps)”,對元老院和平民都作出讓步。即便是擁有強大軍權的皇帝,也必須顧 及擁有羅馬公民權的平民們的情緒。 ——原來如此。所以鬥獸場纔會被建造出來啊。 沒錯。完成鬥獸場的提圖斯皇帝,其實在世界史考試裏幾乎不會出現。但他卻是一個重要人物:在他前兩代 的暴君尼祿時期,政局幾乎崩壞,他則通過大規模的建設工程來恢復秩序,並贏得平民的支持。 好了,鬥獸場到了! ——哇,這規模也太驚人了……雖然大約有三成已經殘破,但剩下的部分竟然保存至今,真讓人驚訝。 鬥獸場內部,可以清楚看到不同階層的分區:有皇帝專屬的觀景臺、元老院議員區,以及平民的觀賽空間。 邊走邊回顧古代羅馬的歷史,再看這些遺蹟,就會覺得別有一番風景吧。__
回到最上層回到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