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こそ最強の臓器 快眠、若返り、長生き あらゆる好循環を生む3つのストレッチ!

「微型巨人」舌頭的力量

類別 : 生活實用
ISBN:‎9784761277079
頁數 : 160
出版 : かんき出版, 2023 年 12 月 20 日
版本 : 平裝版
版權窗口 : 繁體博達代理Sherry / 简体博達代理Sherry

內容介紹

「微型巨人」舌頭的力量:隱藏在口腔中的健康關鍵,用舌頭鍛鍊改善全身問題。

本書從一個鮮有人關注的角度切入健康問題——舌頭的力量,指出舌力(舌頭的力量和靈活性)對整體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要影響。

它不僅讓人重新審視日常健康困擾的潛在根源,還提供了簡單而實用的方法來改善這些問題,幫助讀者實現健康的蛻變。

 

從舌力看健康問題的根源

現代生活中,許多人受到疲倦、肩頸酸痛、過敏、口乾等問題的困擾,而這些症狀常常被誤認為是獨立的健康問題。

作者透過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科學研究,提出舌力的下降可能是這些問題的關鍵原因。

正常的舌頭應呈U字形,顏色粉嫩,然而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不良姿勢的影響以及現代社會溝通方式的變化,舌力下降已成為普遍現象。

它不僅影響咀嚼和吞嚥,還可能引發口呼吸、打鼾、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等一連串健康問題,同時對姿勢、免疫力和身體整體功能產生連鎖反應。

 

舌力下降的原因與危害

作者在書中詳細分析了舌力下降的六大主要原因,包括柔軟食物的普及導致的咀嚼減少、不良姿勢和電子設備的使用帶來的「落舌」現象,

以及交流減少引發的舌肌功能退化等。舌力下降不僅可能誘發口腔功能衰退、誤吸性肺炎,還可能加劇身體姿勢失衡,進一步引發肩頸疼痛和全身不適。

這些問題看似微不足道,卻是健康和生活品質下降的前奏。

 

「舌頭伸展法」的簡單解決方案

面對舌力下降帶來的複雜健康問題,作者提出了一個簡單卻高效的解決方案——「舌頭伸展法」。

這一方法結合了放鬆、揉捏、伸展和旋轉舌頭等動作,每天只需幾分鐘,便能逐步恢復舌頭的力量和活動性。

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兒童,也同樣適合成年人,甚至能幫助緩解過敏、打鼾等全身症狀。

根據作者的臨床觀察,大部分人在堅持一周至一個月後即可看到效果,例如舌頭的血色變好,舌苔變薄,甚至連面部輪廓也會因舌肌強化而變得緊緻。

 

舌力對呼吸、睡眠和抗衰老的影響

本書強調了舌力與呼吸、睡眠品質之間的密切關係。舌力不足常導致口呼吸,而鼻呼吸是保持免疫系統健康的重要方式。

透過舌頭伸展法,不僅能幫助讀者養成鼻呼吸的習慣,還能改善睡眠時的神經放鬆狀態,進而提高睡眠品質。

此外,舌頭鍛鍊還能強化臉部肌肉,改善血液循環,起到抗衰老和美容的作用,讓人內外煥然一新。

 

從舌頭到全身的健康轉變

在這本書中,舌頭被賦予了「微型巨人」的形象。作者不僅闡述了舌頭對吃、喝、說話等基本生命功能的重要性,還強調了舌頭在改善全身健康中的潛力。

透過簡單的鍛鍊,舌頭能幫助提升身體的姿勢、平衡、內臟功能和免疫力,進而為讀者提供一個延長健康壽命的全新視角。

 

整體健康的重新定義

書中反覆提到,真正的健康不僅是身體無病痛,更是身體、精神和社會狀態的全面良好。這與舌頭的綜合功能不謀而合。

作為人體中獨特且能自主鍛鍊的器官,舌頭在健康管理中起著獨一無二的作用。

這不僅使它成為改善現有健康問題的突破口,也為提升未來健康水準提供了無限可能。

這本書不僅是一份關於舌頭健康的科普,更是對現代健康管理理念的一次創新性突破。

透過作者多年研究和實踐的總結,讀者不僅能學習到舌力的重要性和其與全身健康的關係,還能掌一套簡單實用的鍛鍊方法,讓舌頭變得更強壯,進而實現整體健康的改善。對於那些尋求輕鬆提升生活品質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也重新定義了健康的全新可能性。

 

舌頭如同嘴巴一樣會“「說話」,它會提醒我們身體的不適。

身體中的細胞透過新陳代謝不斷更新,而舌頭細胞的代謝速度尤其快,其黏膜在約3天內就會完全更新。

因此,舌頭的狀態能夠實時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況。正如中醫所說,「舌為內臟之鏡」,透過觀察舌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身體的情況。

每天檢查舌頭的狀態,注意內臟和身體狀況的變化,是保持健康的重要秘訣。這正是「舌頭如同嘴巴會說話」的道理。

正常健康的舌頭呈粉紅色或淡紅色,略帶濕潤,表面覆蓋著薄薄的白色舌苔。觀察舌頭時,應張大嘴巴,放鬆舌頭,將其伸出並仔細觀察。

由於飲食會影響舌苔的顏色和數量,因此建議避免在進食後檢查舌頭。

 

保護舌頭表面的舌苔

讓我們重新認識舌頭的構造。像做「鬼臉」一樣(可以想像一下愛因斯坦伸舌頭的經典照片),將舌頭盡量伸出。

在舌頭的深處,可以看到一個呈V字形的「界溝」。界溝以外的部分稱為「舌體」,界溝以內的部分稱為「舌根」。

舌體占整個舌頭的三分之二,舌根占三分之一。此外,舌頭的前端稱為「舌尖」,邊緣稱為「舌緣」。舌頭表面布滿了稱為「舌乳頭」的無數小突起。

這些突起中,花蕾狀的小突起被稱為「味蕾」,負責感知味道。味蕾中含有味覺感應細胞,每個味蕾約有幾十個這樣的細胞。成年人整個舌頭大約有一萬個味蕾。

 

舌乳頭主要分為以下四種:

絲狀乳頭:分布在整個舌體,呈白色點狀。數量最多,但沒有味蕾,主要功能是讓舌頭更粗糙,方便舐取食物。

菌狀乳頭:點綴在絲狀乳頭之間,呈紅色小圓點,頂端像小蘑菇。

輪廓乳頭:沿舌根的界溝呈逆V字形排列,是舌乳頭中最大的,有些人因其過大而誤以為是舌癌。

葉狀乳頭:位於舌緣,呈褶皺狀,在爬行動物和嚙齒類動物中較發達,但在人類中已退化。

 

如果仔細觀察,這些舌乳頭之間會有白色的區域,像苔蘚一樣,這就是舌苔。

舌苔由食物殘渣、脫落的口腔黏膜細胞、唾液成分、白細胞和細菌等堆積而成。

舌苔通常集中在舌根靠近界溝的區域,因為這裏唾液不易清洗,舌頭與上顎接觸較少,所以舌苔更容易堆積。

舌苔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正常存在的,它可以保護舌頭表面。

然而,過量的舌苔可能引起口臭,甚至導致細菌引發吸入性肺炎。薄而白的舌苔是健康的標誌。

如果覺得舌苔過多,可以每天使用舌刷輕輕刷壹次,但要避免過度清潔,以免損傷舌頭。

 

舌頭:身體的重要「肌肉塊」

「舌尖三寸」常被用來形容靈巧的口才,但實際的舌頭長度(從嘴裏伸出的部分)平均約為7公分,而舌頭的整體重量約為300克,相當於兩部智慧手機的重量。

舌頭是一塊由肌肉組成的「重量級」器官,其肌肉分為內舌肌和外舌肌兩部分,由舌下神經控制。

內舌肌:負責改變舌頭的形狀,是全身唯一能夠自由改變形狀的肌肉。

外舌肌:位於舌頭周圍,負責改變舌頭的位置,連接舌頭與下頜骨及顳骨等結構。

舌頭這一靈活的器官,不僅承擔著飲食和語言功能,還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值得我們更多關注。

 

舌的五大功能

在了解舌頭的結構之後,我們來思考一下舌頭的功能。總體而言,舌頭具有以下五大功能。

功能1:味覺——品嚐食物,辨別必要的營養成分

舌頭最為人熟知的功能莫過於味覺功能。

舌頭上的味蕾含有多種味覺細胞,每種細胞對特定的味道做出反應,並將這些刺激傳遞至大腦。

 

人類能夠感知的五種基本味覺包括鹹味、甜味、苦味、酸味和鮮味。對應這些味覺,每種味覺細胞都有其作用:

鹹味:辨別人體不可或缺的必需礦物質——鈉。

甜味:辨別作為主要能量來源的糖類。

苦味:察覺潛在危險的毒物。

酸味:辨別腐敗的食物。

鮮味:探測氨基酸。這是由日本人發現的味覺,也是日本料理(和食)美味的關鍵。比如鰹魚乾中的肌甘酸、昆布中的谷氨酸以及乾香菇中的鳥甘酸等。

此外,還有反應脂質的味覺細胞也被發現。

 

功能2:咀嚼與吞嚥——品嚐、咀嚼、碾碎、成團並吞嚥食物

舌頭不僅能夠感知食物的味道,還在咀嚼和吞嚥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舌頭將牙齒碾碎的食物與唾液混合成團,使其更容易吞嚥,並將其送入食道。

如果以打年糕來類比,口腔是「臼」(堆),牙齒是「杵」,咀嚼肌是「杵的操作者」,唾液是「打水」,而舌頭則是「揉年糕的人」。

食物不會自己從前牙移動到後牙,舌頭正是完成這一移動的幫手。

最終,舌頭像用「桿麵板」將麵粉揉成團一樣,將食物碾壓成這合吞嚥的形狀,並用舌頭施壓推送至食道。

當舌頭力量下降時,這種牙齒與舌頭的協作會崩潰,導致咀嚼、碾碎、成團和吞嚥一系列動作受阻,甚至引發嗆咳。

 

功能3:構音(發音)——語言表達

製造言語和歌聲的音調稱為構音,舌頭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

說話時,我們從肺部呼出氣流,震動喉部的聲帶,同時改變舌頭和口腔的形狀來形成想要的聲音。

例如,「ア・イ・ウ・エ・オ」(日語元音)通過改變口腔和舌頭的形狀發音,而「ラ・リ・ル・レ・ロ」則透過舌頭觸碰上顎來發音。

舌頭力量下降會導致言語含糊不清,聲音嘶啞,甚至顯得衰老。

 

功能4:姿勢維持——平衡身體

下顎並非與顱骨融為一體,而是通過肌肉和韌帶懸掛在顱骨上,其重量約為1公斤。

顱骨和下顎的接觸點是顳下頜關節(位於耳前方),呈現為下顎的突起部分嵌入顱骨側面的凹槽中。

下顎不僅在開閉口時用於咀嚼食物,還像鐘擺一樣平衡頭部(重量約為體重的10%)。舌頭在此平衡中充當調節器。

可以將其想像為鞦韆上的孩子(舌頭)平衡鞦韆(下顎)。

當舌頭力量減弱時,顱骨與下顎的平衡被打破,可能引發姿勢失調、肌肉僵硬、疼痛等全身性問題。

 

功能5:鼻呼吸——閉合口腔,促進鼻呼吸

可能令人意外的是,舌頭與鼻呼吸密切相關。

舌頭透過閉合口腔,防止口呼吸,促使鼻呼吸。試試看,將舌頭完全貼在上顎時,只能進行鼻呼吸。呼吸本該以鼻為主導。

當舌頭力量下降,口呼吸成為習慣時,會導致淺而快的呼吸,減少氧氣輸送到細胞中。

腦部缺氧會降低專注力,肌肉缺氧則導致疲勞和運動中氣喘。因此,將舌頭貼在上顎並透過鼻緩慢而深地吸氣、吐氣非常重要。

 

舌頭與全身的筋膜相連

中醫學認為,人體有貫穿全身的能量流動,這便是「經絡」。不論是否存在經絡,人體作為一個整體,從頭到腳的功能是相互連動的。

 

全身有超過600塊肌肉,這些肌肉透過筋膜相互連結。筋膜不僅包裹肌肉,還包裹其他組織,被稱為「第三骨架」。

美國的托馬斯·W·邁爾斯將這些相互關聯的筋膜命名為「解剖列車」(筋筋膜經線)。其中,舌周圍的肌肉位於「深層前線」(DFL)的起點。

深層前線貫穿身體前方,從舌骨連接至肋骨內側、脊椎、骨盆、大腿內側、膝蓋後方直到腳後跟,深度影響著姿勢、呼吸節律和自主神經平衡。

當舌頭力量下降時,負面影響透過深層前線傳遞至全身,引發姿勢紊亂、呼吸不暢、腰痛等多種問題。

 

大量清爽唾液可預防齲齒、牙周病和口臭

舌,毋庸置疑,是口腔的一部分。因此,本章將深入探討舌頭的力量與口腔健康之間的關係。

首先關注的是唾液的作用。唾液具有許多未知的功能,但當舌頭的力量減弱時,唾液的分泌量會減少,不僅會對口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還會波及全身健康。

唾液主要分為兩種:清爽唾液(漿液性唾液)和粘稠唾液(粘液性唾液)。這兩種唾液分別由不同的唾液腺分泌,作用也各不相同。

清爽唾液主要由大唾液腺中的腮腺分泌。腮腺是唾液腺中最大的一種,重量約為20克,是流行性腮腺炎(俗稱「腮腺炎」)引起腫脹的部位。

粘稠唾液主要由舌下腺分泌。舌下腺位於口腔底部的黏膜下,其大小僅為腮腺的1/10左右。

此外,下頜下腺位於下頜骨下方,能夠同時分泌清爽唾液和粘稠唾液。

 

以下是兩種唾液的作用總結。

清爽唾液具有抑制癌症的效果

唾液的分泌與自主神經系統密切相關。自主神經系統包括促進活動的交感神經和引導休息的副交感神經,這兩者功能對立。

當人處於壓力或緊張狀態時,交感神經占主導地位,此時唾液的總體分泌量減少,並且舌下腺等開始分泌粘稠唾液。

緊張時口腔感到粘稠,正是由於大量粘稠唾液分泌所致。

而當人放鬆或用餐時,副交感神經占主導地位,腮腺等開始分泌清爽唾液。

儘管兩種唾液都很重要,但保持清爽唾液的充足分泌是促進健康的關鍵。

隨著年齡增長,唾液腺容易萎縮,清爽唾液的分泌量也會減少。

因此,為了促進清爽唾液分泌,減輕壓力並激活副交感神經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透過舌頭伸展運動全面刺激口腔唾液腺,可顯著增加唾液分泌量,從日常的1.0~1.5升提高到23升。

清爽唾液的一大顯著功效便是抑制癌症。

在牙齒、舌頭、喉嚨等處,約有300~700種細菌建立了獨特的生態系統。如果忽視刷牙等積極的口腔清潔,總細菌數量可能增加到1萬億個。

其中對健康影響最大的便是引起牙周病的牙周病菌。這些細菌大多是厭氧性細菌,無法在氧氣存在下生存,因此通常隱藏在牙齒和牙齦之間形成的牙周袋中。

預防牙周病的基本方法是透過牙刷、牙間刷等保持口腔清潔。同時,導致齲齒的變形鏈球菌也厭氧,但在有少量氧氣的情況下也能存活。

此外,透過舌頭伸展運動促進清爽唾液的分泌,對健康也有極大的幫助。

 

目次

第1章 不僅僅是品嚐,舌頭未知的強大力量

第2章 舌頭力量下降的6個原因

第3章 超簡單!每天都能做的舌頭伸展

第4章 唾液的驚人作用

第5章 透過舌頭學會用鼻子呼吸

第6章 用舌頭幫助神經放鬆的睡眠

第7章 僅靠活動舌頭就能讓你煥發年輕!

作者介紹

桂文裕(Fumihiro Katsura)

─醫療法人秀康會ましき診所院長。醫學博士/日本耳鼻喉科學會專科醫師/上益城郡醫師會理事。  

─1964年,出生於熊本。畢業於熊本大學醫學部,專攻耳鼻喉過敏科。

於大學醫院期間,從事頭頸部癌症治療,參與癌症手術及最先進的免疫治療,提升治療成績。以「針對舌癌的淋巴球免疫療法」為主題取得醫學博士。  

2003年,在熊本縣益城町開設「ましき診所」。2016年熊本地震造成重大損害,但積極參與復興活動及避難居民健康管理,確信「創造健康的城鎮」為己任。

定期舉辦活動和健康講座,持續推動社區活力。作為耳鼻喉專科醫師,診治的舌部患者人數達數十萬,因而被稱為「舌博士」,多次出現在媒體上。

著作包括『12人の医院経営ケースファイル』(共著、中外医学社)、『健康医学』(共著、フローラル出版)。

「微型巨人」舌頭的力量

舌こそ最強の臓器 快眠、若返り、長生き あらゆる好循環を生む3つのストレッチ!

「微型巨人」舌頭的力量

回到最上層回到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