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搜尋
進階搜尋:
原文書名
中文書名
ISBN
作者名
書訊內容
標籤
圖書類別

農業經濟邁向工業經濟,再進一步走向消費經濟的過程中,社會底層的人們總是蠢蠢欲動,想盡各種辦法參與其中,試圖抓住翻身的機會。
還記得David小學的時候,媽媽常接罐頭工廠的加工活,要我們把荔枝去籽、裝進罐頭裡販售。後來「家庭即工廠」,媽媽改接成衣加工的零工:幫忙剪線頭,或者將紙質吊牌打孔,再用塑膠線或棉繩穿上,固定在衣服或襪子上。當時媽媽還會鼓勵David多做一點,並給零用錢。大學某個暑假,David跑去蘆洲一家Modem數據機工廠打工,把使用手冊翻成英文。那時候還沒有ChatGPT,對電腦網路一竅不通的David亂翻一通,也常想像:當年買到這些Modem的外國客戶,看著說明書時會怎麼咒罵寫手冊的人。
廣州快時尚的美麗與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