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作者查詢
Anna Mehler Paperny
安娜·梅勒·帕珀尼

路透社駐多倫多記者。曾追蹤報導鴉片類藥物危機、移民問題,海地地震後的重建等各種新聞。曾擔任《環球郵報》的駐社記者,以及 Global News 的記者兼編輯,期間創建了 globalnews.ca 獲獎的調查數據專欄。她對加拿大監獄死亡事件的調查報導曾獲得 RTDNA Dan McArthur 調查新聞獎。

作品

「活下去的理由不一定多麼偉大,有時候只是一杯咖啡的溫度。」   本書的開篇即作者回憶她在二十四歲時第一次的自殺嘗試,這一事件成為她後續人生的轉折點,使她不得不接受住院治療,並開始思考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從那時起,她不斷地與憂鬱症搏鬥,嘗試各種治療方法,面對醫療體系的諸多挑戰。作者以誠實直白的筆觸,描述人生最低潮的時刻,這樣的坦誠令人震撼,也能讓曾經有類似經歷的讀者產生共鳴。她的故事證明,即便是聰明、有成就的專業人士,也可能深陷憂鬱的泥沼,這本書打破了關於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讓更多人願意面對並討論這個議題。   「我從來沒有遇到過什麼可怕的事情,導致我被自殺的意志吞噬。我有一個支持我、愛我的家庭,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我是個很幸運的人。唯一的問題是,我恨我自己,我想死。」   這本書不僅僅是作者自己的故事,身為一名資深記者,她熟稔調查報導專業,挖掘憂鬱症治療的現狀與挑戰,進一步採訪了許多精神疾病患者、醫生、科學家等,研究了世界各地的治療方式和政策,將這些專業見解與自身經歷結合,兼具專業性與可讀性,讓讀者了解憂鬱症患者在求助時所遭遇的困難與治療憂鬱症的醫學進展。   《抱歉,我想死。你有辦法幫我嗎?》值得所有關心心理健康的人一讀,不論你曾受憂鬱症所苦,或是身邊有親友正在經歷這一切,又或者只是想深入了解這個日益受關注的議題,這本書都能帶來許多寶貴的啟發。在這個仍然對心理健康抱有許多誤解與偏見的社會,本書更提醒我們應該用同理心與知識,去關心那些正在與憂鬱症奮鬥的人。   「我還活著,這不是勝利,但至少是個開始。」   本書涵蓋的話題包括: 憂鬱症的生理與心理機制 自殺意念的根源及預防措施 精神疾病的社會污名化與誤解 醫療體系現有缺陷,如冗長的候診時間與藥物治療的副作用等 心理治療的有效性與限制
回到最上層回到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