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

IQ越高不代表成就越高,EF才是成功關鍵。
為什麼有些人那麼容易分心?為什麼有些人有拖延症?這些問題行為很大機會是反映出一個人的執行功能(EF)不足。執行功能(EF)是認知、情緒與社會技能的總和,使個體能夠設立目標、規劃行動、集中注意力、管理情緒,並在變化中靈活調整,猶如繁忙機場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統,需要同時管理多條跑道上的飛機,確保飛機順利安全地升降。
傳統上,EF常被視為單純的認知過程,著重於工作記憶、解決問題與抽象思考。然而,這種觀點忽略了情緒調節、社會互動與身體感知在人類做出決策時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書作者們提供更完整的EF面向,認為我們的成功,不僅取決於認知能力,還涉及情緒韌性、社交連結與身體覺察。這個整合的EF模型指出,許多EF問題其實來自這些領域的失衡,而非單純掌管認知的前額葉缺陷。
書中提出了三個相互關聯的神經系統:
第一執行系統(ES1):位於杏仁核,主導對威脅的即時反應,如面對或迴避機制,身體為求生存而迅速作出決策。
第二執行系統(ES2):位於前額葉與頂葉皮質區,負責高階認知功能,如規劃、邏輯推理與抽象思考,幫助我們完成複雜任務與做出理性決策。
第三執行系統(ES3):又稱「預設模式網」(Default Mode Network,DMN)。涉及自我反思、共情與人際關係能力,是我們理解自己與他人、建立深層連結的關鍵。
這三個系統並非各自獨立運作,而是能彼此調節。例如,一個人長期處於壓力環境下,第一執行系統會主導一切,抑制第二與第三執行功能,導致個體無法妥善管理情緒或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這本書成功搭建神經科學理論與臨床實務之間的橋樑。作者們將複雜的神經科學概念轉化為簡明、實用的語言,讓心理醫生、老師、與一般讀者不僅能深入了解人類行為背後的機制,還能在教育設計、領導發展及個人成長等方面應用實踐。
目錄
第一部分 理論與演進史
什麼事執行功能(EF)?
執行功能面向
執行功能的三個神經系統
第二部分 系統網的神經科學理論
第一執行系統
第二執行系統
第三執行系統
第三部分 適應功能評估
第一與第二執行系統評估
第三執行系統評估
評估孩童的執行功能
第四部份 診間諮詢應用
成人的執行系統
系統功能隨年紀增長的變化
CEO的執行訓練
第五部分 依附、執行系統、成人感情關係
執行系統與養育孩子
依附、連貫敘事與執行功能
成人感情關係與執行系統
第六部分 專題討論
3C螢幕對執行系統的影響
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的異常執行功能
執行功能與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