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する人は心配性
愈成功的人,愈愛操心。
內容介紹
📌日文版銷量:10,000本
愛操心,是種「天賦」,有本事的人,九成九都是愛操心的人──將焦慮,不安化為行動的科學方法。
本書透過深入分析心存擔憂的特質,指出成功人士往往是那些善於擔心、並將焦慮轉化為行動力的人。
作者以豐富的實例和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理解如何利用不安情緒,提高自我認知與行動力,最終實現個人成長與成功。
書的前言明確提出了核心觀點:「愈成功的人,愈愛操心。」
這種操心並非一般意義上的焦慮,而是一種能夠幫助個人更深入思考、提前預見風險並做出相應行動的特質。
成功的人並不是沒有擔憂,而是能夠有效管理和利用這些不安,將其轉化為驅動自己前行的動力。
松下幸之助、賈伯斯、鈴木一朗…… 這些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特性,就是──愛操心。
但是他們都懂得善用「擔憂,焦慮」,把心中的思慮轉化成讓自己變強的動力!
「提醒自己總有一天會死,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
「經營,需要近乎病態的擔心。」──日本最大系統整合顧問公司大塚商會創辦人大塚實
「擔心,就是社長的工作。」──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
在序章中,作者解釋了擔憂是一種天賦,可以成為人生的有力武器。
愛操心的人往往智商高、富有創意,因為他們能夠提前預見問題並為此做好準備。
書中討論了不安的來源,區分了「窮擔心」和「對事留心」的不同。
窮擔心是無謂的焦慮,而對事留心則是對可能影響結果的細節保持高度關注。
這種差別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夠採取行動並取得成果。能夠勇於改變的人與裹足不前的人,區別在於能否積極面對和應對不確定性。
控制與擺脫不安的訣竅
在第一章,作者介紹了如何控制不安,強調了「模糊化」欲望的重要性。
過度在意細節和周圍的氛圍會導致思考停滯,因此要學會跳出固有的思考模式,透過客觀審視自己來解除這種停滯狀態。
取得後設認知(即自我反省與監控思考的能力)是擺脫過度擔憂的重要一步。
作者還指出,先入為主的觀念往往會放大不安,因此需要主動打破這些成見。
第二章中,作者繼續深入探討了如何擺脫不安的實用技巧。
例如,在感到不安時,不要過度接觸外界資訊,而應暫停回應,讓自己有時間冷靜下來。
正確評價自己的實力,而不是總是質疑自己,可以幫助緩解不必要的焦慮。
此外,書中提到的「逃避雖可恥但有用」這句話表明,適度逃避一些可能引發強烈不安的情境,是一種暫時有效的應對策略。
書中還強調了姿勢與心理狀態的關系,透過調整身體姿勢可以有效調節情緒,從而減輕內心的焦慮感。
將不安化為行動力
在第三章,書中提出了如何將不安轉化為行動力的具體方法。擔憂並不是阻礙行動的障礙,反而可以成為動力來源。
透過詳細的準備和規劃,不安可以引導我們采取有效的行動。
作者特別強調了超準備術的重要性,認為成功的人往往在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因而能夠從容應對不確定的未來。
此外,書中還提供了一些激發動力的技巧,例如如何快速切換心態、透過通訊軟體有效管理時間與任務,等等。
作者鼓勵讀者將視角從「拖延」轉向「行動」,將風險視為帶來幸運的機會,進而推動個人前進。
提高行動力的訣竅
在第四章,書中提出了如何進一步提高行動力的實用技巧。
人生短暫,平均只有三萬天,因此作者鼓勵讀者設定清晰且符合自身價值的目標,不要與他人比較。
無論年齡多大,挑戰永遠不嫌晚,追求幸福是一種可以通過努力培養的能力。
透過設定短期和長期的可行目標,個人能夠逐步提高行動力,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積極地負面思考
在終章,作者提出了「積極地負面思考」的概念。正向思考固然有其價值,但過度的正向思考可能讓人忽視潛在風險。
成功的人往往會透過「負面思考」來預見可能的失敗,從而提前制定應對策略。
這種方式不僅幫助他們避開潛在的陷阱,還能促使他們採取更為謹慎、全面的行動。
因此,適度的焦慮與擔憂並非壞事,而是一種幫助個人成長的力量。
本書透過探討擔憂與成功的關係,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應對不安的策略,幫助讀者理解如何將擔憂轉化為積極的行動力。
內容節錄
對欲望加入一些「模糊性」
極端且不合理的欲望
在心思細膩的人當中,有些人因為過度不安,而無法邁出挑戰的第一步。
過於強烈的不安阻礙行動,往往源自他們內在的「過濾器」。這裏所說的過濾器,是指由過去經驗形成的「思考習慣」。
那些無法邁出第一步的人,常常帶有「看不到消除風險的方法,一定不會成功」的思考習慣。
如果說這種思考習慣源於經驗,那麽,無法邁出第一步的人是否總是經歷失敗呢?在某種程度上,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他們往往會自己設定出絕對不可能成功的情境。
你可能會覺得「這太荒謬了!」,但你是否有以下欲望呢?
「想要完美完成的欲望」……如果要做,就必須做到完美。
「想要持續勝利的欲望」……必須一直比別人表現優異。
「想要得到回報的欲望」……努力理應獲得回報。
「想要被愛的欲望」……如果無法被別人愛,我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想要被認可的欲望」……如果不能被人認可,我就沒有活著的意義。
「控制欲」……一切都必須按照我的想法進行。
如果你有其中任何一個欲望,需多加注意。因為這些欲望可能正在製造讓你難以成功的局面。
這裏列出的欲望都過於極端且不合理,無法實現。世上根本不存在毫無瑕疵的「完美」狀態,也不可能一直比別人表現得更好。
努力也不一定總能獲得回報。無論多麽努力,有時也無法得到他人的「愛」和「認可」。人類也不可能完全控制一切。
那些因為不安而無法邁出第一步的人,他們之所以被「即使嘗試也不會成功」的思考習慣束縛,是因為他們內心的欲望過於不合理。
如果欲望是合理的,人們就能向前邁進。
有時新人會抱有這樣的想法:「作為新人,我必須不依賴任何人取得成果,盡早證明自己是個獨當一面的人。」
他們可能拼命想證明自己在職場上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這樣的欲望顯然是不合理的。
對於沒有經驗的事情,必須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或獲得幫助,才能學會。
如果借助前輩的力量勉強完成工作,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新人若希望獨自完成任務,這是不現實的。
結果,他們沒有取得理想的成果,感到沮喪,進而害怕挑戰。
那些陷入「無論做什麽都不會成功」思考習慣的人,往往因為持有不合理的欲望,而將自己置於一個永遠無法得到回報的艱難境地。
另一方面,能夠邁出挑戰步伐的人,其欲望並不那麽極端,而是更為模糊。
他們可能想的是:「雖然不可能完美,但如果能離理想更近一步就好了。」或者:「雖然無法一直取得好成績,但這次能做到就好。」
這樣的欲望是可以透過努力實現的。因此,他們能夠自然地想:「如果挑戰一下,也許會成功。」
他們並不是因為充滿才能和勇氣才不害怕挑戰,而是因為他們的欲望不過於極端,模糊化了目標,設定了合理且可實現的目標,所以能夠邁出第一步。
那些持有「肯定不會成功」過濾器的人,首先需要反思自己的欲望是否不合理。
如果覺得自己的欲望不合理,可以通過加入一些「模糊性」來使其變得更為合理。
「極端化」「常識」「過度解讀氛圍」成為阻礙行動的元兇
無法邁出第一步的人往往有一些思考習慣。那些焦慮症患者常常抱有諸如「必須完美」或「希望被所有人喜歡」之類的不合理欲望。
正是這些非現實的欲望,導致他們有時會形成與現實脫節的思考習慣。
焦慮症患者特有的非現實思考習慣可大致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將事物極端化並傾向於負面思考
固守自己認為的「常識」,過度解讀周圍的氛圍,讓我們詳細分析這些思考習慣。
1. 將事物極端化並傾向於負面思考
這種思維習慣表現為傾向於極端思考,專注於負面結果。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思考方式:
非黑即白的思維:用極端的方式思考,要麽全有,要麽全無。
例:如果不完美,那就等同於失敗。
過度泛化:只因一次不好的經歷,就將其無限擴大和推廣。
例:一個人拒絕幫忙,就認為「沒人願意幫我」;「成年人都是騙子」。
選擇性抽取:專注於一個不好的方面,忽略其他所有好的方面。
例:只因一處文件中的錯字就認為「我很無能」;在社交媒體上看到負面評論就覺得「沒人理解我」。
放大或縮小:誇大自己的缺點或失敗,縮小自己的優點或成功。
例:成功的工作只是「運氣好」;即便有人表白,也會懷疑「他是在騙我」。
負面思維:為事情添加負面解讀。
例:即便工作順利,也認為「不是我自己的能力」;被感謝時也懷疑「他可能別有用心」。
2. 固守自己認為的「常識」
這種習慣表現為過度堅持自己固有的觀念,將其視為「常識」,甚至試圖將其強加於他人。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方式:
貼標籤:對自己認為不好的事物進行概括和負面的定論。
例:「單身就是失敗者」;「寬鬆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學力低」;「犯錯的自己是無能的」。
應該思維:堅持自己的標準是理所應當的,並將這些標準強加於他人。
例:「下屬不應該比上司早下班」;「男人不該顯露脆弱」。
3. 過度解讀周圍的氛圍
這種思考習慣表現為對周圍環境的敏感,過度關注不安的跡象,甚至因此限制自己的行動。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思考方式:
過度揣測別人的想法:沒有根據地得出對自己不利的結論。
例:打了招呼卻沒有回應,就認為「他肯定討厭我」;遞交的材料沒有被上司立即查看,就覺得「他一定認為我的材料不合格」。
自我關聯:將與自己無關的事情都與自己聯繫起來。
例:上司心情不好,認為是自己的錯;孩子考試不成功,也歸咎於自己。
情緒化推理:用自己的情緒來判斷事情的未來走向。
例:「現在不開心,未來也不會開心,繼續下去也是浪費」;「有不好的預感,一定會有壞事發生」。
這些思考習慣的共同點是,基於沒有根據的臆想,使得視野變得狹隘。
這種狹隘的視角使他們看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導致他們認為「無論嘗試什麽挑戰,都不會成功」,即使看到了未來的風險,也無法邁出第一步。
將不安轉化為行動力的超強準備術
無法邁出步伐的原因在於準備不足
本書的主題是「擔憂」,而我們醫生也是一群常常擔憂的人。
「這個症狀背後是否隱藏著某種疾病?」、「使用這種治療方法,真的沒有問題嗎?」——我們總是發現並預測各種風險,這也是我們工作的職責。
可以說,醫生是擔憂的專業人士也毫不為過。
為了實現「拯救患者」這一目標,我們不僅需要具備發現和預測各種風險的能力,還必須具備徹底排除風險的準備能力。
對於外科醫生來說,這種準備尤為重要。如果沒有充分準備,貿然進行手術是非常危險的。那麽,如果有人因擔心「可能會犯錯」而無法前進,可能就是因為準備不足。
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1:30:300」的法則。這個法則源自「險象環生」管理術,旨在收集「差點發生事故」的經驗並用來預防實際事故的發生。
美國安全工程師赫伯特·威廉·海因里希提出了「海因里希法則」,這是一種關於勞動災害的經驗法則。
根據該法則,每發生1件重大事故背後,往往有30件輕傷事故和300件未導致事故但曾「險象環生」的事件。
這意味著重大事故並非偶然發生,而是由背後潛藏的較小事故逐漸累積引發的。
因此,通過收集和分析這些「險象環生」的經驗,重大事故的發生有可能被有效預防。
這種思路也被引入醫療機構。
在我曾工作多年的北原國際醫院中,我們設有匿名提交「險象環生」事件的系統,以便全體員工共享這些經驗,防止重大問題的發生。
儘管報告系統的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幾乎所有的醫療機構以及需要確保安全的企業都會採用類似的機制。
通過收集「險象環生」的經驗,我們提升了應對風險的準備能力。
時常找到讓自己感到不安的狀況,並提前做好準備「險象環生」的理念同樣適用於人際關係。
比如,當伴侶突然提出分手時,背後可能是許多雖小但不斷累積的不滿。
由此看來,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和分析潛在的「險象環生」事件,就可以預防許多問題的發生。
特別是那些容易擔心的人,往往具備更敏銳的察覺風險的才能。
如果將平時感到的不安列成清單,當信息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或許你會發現自己總是在特定的情況下或面對特定的人時感到不安。
這樣一來,你可以針對這些情況或人事做出更有針對性的準備。
能夠將不安轉化為準備力,這是擔憂者獨有的特權,絕對值得好好利用。
順便提一下,製作「險象環生」清單時,可以著重收集以下五點訊息:
險象環生的類型(工作、人際關係等)
險象環生的發生地點(辦公室、家、外出場所等)
險象環生的相關人員(個人姓名、職務等)
險象環生的情境(發現數字錯誤、隨意的發言導致訊息洩漏、說了某件事後對方的表情明顯變化等)
險象環生的原因(解釋不充分、調查不足等)
雖然只收集負面的事情有時會讓情緒低落,但這份清單是提升準備力的重要訊息來源。作為保護自己免於困境的工具,務必好好保管。
目次
【前言】愈成功的人,愈愛操心
序 章 擔心,是一種人生武器!
‧愛操心是種「天賦」
‧人為什麼會感到不安?
‧愛操心的人智商高、有創意
‧你是窮擔心,還是對事留心?
‧能夠做出成果的人之條件
‧勇於改變與裹足不前的決定性差異
‧未能採取行動的人之心聲
第1章 控制不安的訣竅
‧「模糊化」欲望
‧極端、常識、過度在意氣氛
‧「習慣化」將使思考停滯?
‧客觀看待自己,解除思考停滯狀態
‧取得後設認知的魔法咒語
‧「先入為主」是愛操心的最大敵人
第2章 擺脫不安的訣竅
‧試著改變單一模式化的行動
‧不安的時候不要接觸資訊
‧暫時保留,不要立即回覆
‧正確評價自己的實力
‧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
‧封印「我是對的」與「但是」
‧試著停止「自己想辦法」
‧不要擅自想像對方的情緒
‧「姿勢」與「心理」密不可分
‧向尼采學習如何承認卑劣的自己
‧騰出傾聽心聲的時間
第3章 將不安化為行動力的訣竅
‧把風險視為帶來幸運的機會
‧將不安化為行動力的超準備術
‧如何改變「愛拖延」的自己
‧瞬間打開「動力」開關的方法
‧「質」與「量」出乎意料的關係
‧簡單轉換印象的方法
‧用「做得到」切換視角
‧簡單的通訊軟體活用術
‧當擺脫不了討厭的主管時
‧如果覺得「錯的不是自己」
‧意識到人生目標,就不會迷惘
第4章 提高行動力的訣竅
‧人生只有三萬天
‧提高行動力的目標設定訣竅
‧別拿自己的目標與他人比較
‧挑戰永遠不嫌晚
‧培養專屬自己的幸福
終 章 成功的人,積極地負面思考
‧別掉進正向思考的陷阱
作者介紹
現役的神經外科醫生。1970年出生。
畢業於杏林大學醫學部,之後專攻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梗塞等緊急腦部疾病,並在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工作。2000年,他以建立一個能夠提供從急救到居家護理的一貫醫療系統為目標,進入專門從事神經外科的八王子市北原國際醫院工作了15年,日夜忙於緊急應對。隨後,在2015年6月成立了菅原神經外科診所(東京都八王子市),並於2019年10月成立了菅原診所東京腦健康中心(港區赤坂)。基於他的診療經驗,他確立了一種「從人生目標出發的醫療」風格,提供涵蓋心理和生活方式的全面醫療支援。他對大腦機制的淺顯解釋深受好評,並多次在電視上露面。
作品有:『そのお金のムダづかい、やめられます』(文響社)、『成功する人は心配性』(かんき出版)、『成功の食事法』(ポプラ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