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內容介紹
●雖然正確地生活著,卻經常遇到麻煩。
●不喜歡看到別人開心的樣子
●不知為何會對某人感到惱怒 ●追求「溫暖冷漠」的人…… ――對於在家庭中一直忍耐著成為「不幸的好孩子」的人來說,要想變得幸福,首先要接受自己的不幸。
對方的言行讓我突然感到不舒服。感覺有些冷淡,從來沒有從打從心底感到快樂過。有些人因為活著感到疲倦 – 從小就覺得自己是「不幸的乖孩子」,可能因為被輕視而不自覺地讓自己心力交瘁。作者長年透過心理學探索生活方式,現在向一直忍耐生活的人傳達激勵訊息。
目次
第1章 為什麼會為小事而煩惱(為什麼會因對方的話感到不舒服;為什麼如此痛苦 等)
第2章 輕視中生存(創傷和扁桃核;被視為無價值 等)
第3章 凍結在記憶中的恐懼是什麼(從強制収容所返回;記憶中的恐懼和不快感 等)
第4章 必須先接受不幸才能找到幸福(害怕未知的自己;持續做錯事一生 等)
作者介紹
加藤諦三
心理學家。1938年出生。畢業於東京大學教養學部,並於該大學研究所完成碩士課程。
早稻田大學榮譽教授。1973年至2021年擔任哈佛大學賴肖爾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主持廣播節目「電話人生商談」(テレフォン人生相談)超過60年。2009年榮獲東京都功績獎。2016年榮獲瑞宝中綬章。
主要著作包括『「心の重荷」の降ろしかた』『あなたは、あなたなりに生きれば良い。』『自分を嫌うな』『無理しないほうが愛される』(三笠書房)、
『自信』『感情を出したほうが好かれる』『無理しない練習』『「自分の心」をしっかり守る方法』(三笠書房《知的生きかた文庫》)等書。
他的許多作品都是暢銷書和長銷書。約80部作品已翻譯成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