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作者查詢
Hideki Wada
和田秀樹
和田秀樹
精神科醫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精神分析、團體治療。
東京大學醫學部畢業。曾於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精神神經科擔任助手。現為國際醫療福祉大學研究所教授、川崎幸醫院精神科顧問、一橋大學國際暨公共政策學系客座教授,和田秀樹身心診所院長。
首位於《自我心理學國際年刊》中發表論文的日本人,被稱為「日本自我心理學研究第一人」。目前活躍於日本心理、醫療、和教育界。
作品
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各類暢銷排行榜佳績
- 第1名 高齡化社會
- 第3名 文春新書
- 第15名 近現代日本散文隨筆
「無論是罹患心肌梗塞或糖尿病,體重較重的人活得更久」
「糖尿病的治療會加速阿茲海默症」
聽到這種話,大部分人會感到困惑。
然而,這些是作者和田秀樹醫生作為高齡者專門的精神科醫師,在36年間診治了超過6000名患者的事實。
「血壓不需要降得那麼低」
「如果沒有心臟疾病,應該立刻停用降膽固醇的藥物」
「高齡者不應該歸還駕駛執照」
等等,和田醫生接連說出驚人的話語。這些話語並非為了讓人意外,而是都合乎合理,令人信服。
作者對於社會對高齡者的評價不公平表示遺憾。
因為高齡者是重要的消費者,聚焦於高齡者將帶來日本經濟復甦的機會。
其實,根據調查結果發現,人生的幸福巔峰在世界各地都是82歲。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幸福,而不是害怕變老。
本書詳細闡述,使讀者獲得啟發。『80歳の壁』——80萬冊的銷量不是憑空而來的。
如果沒精神地活著,就會被「去勢」!
最近,日本的男性似乎沒有活力。
遵守法令與政治正確、健康常識與老後規劃……男人在在時代變遷與社會要求的影響下,似乎正在失去一些作為男人重要的東西。
「隨著年齡增長,性荷爾蒙是年輕和活力的秘訣」(和田)、「大多數普通人如果沒有魅力和食慾,就無法快樂地生活」(池田)。
雄性應如何活出雄性的樣子,醫師與生物學者坦誠對話!
〇年輕雄性其奇怪行為的意義
〇老年應全開「心中的色欲」
〇壓抑會奪走雄性的生命力
〇不要與雌性為敵
〇受歡迎的男性擅長轉移注意力
〇雄性行為與精子的運動息息相關
〇不倫在生物學上是正確行為
〇日本的「男女平等」存在缺陷
〇「置身之地」無法綻放
【作為前言】摘錄
此次的主題是「雄性保持雄性的必要性」。這對中高年男性來說是一個迫切的問題,持久的雄性意味著保持年輕。
和田秀樹
【作為後記】摘錄
和田秀樹強烈主張不該捨棄色情以長壽,我也認為凡人追求色情會讓人生更加快樂,因此非常贊同和田的意見。
池田清彦
【目次】
作為前言 和田秀樹
第1章 雄性的不治之病
不該說的真相
沒有性愛的長壽毫無意義
輕視「色老頭」的無精打采國家
年輕雄性的奇怪行為改變社會
高膽固醇不如高睾酮
荷爾蒙補充療法中的性別差異
年老時全開「心中的色欲」
喜歡AA制的雄性違背本能
男性的「老來戀」,女性的「歐巴桑假說」
遺傳基因的策略在雄性和雌性間不同
雌性的嚴格挑選
忍耐使雄性的生命力消失
年紀越大,對女性的需求越高
「無法結婚」的藉口是什麼
第2章 性為何會帶來快感
不要與雌性為敵
受歡迎的男性擅長轉移注意力
想嫁給醫生的女性會怎麼做
男性是否「只要是女性就好」?
為何只有人類的性行為是愉悅的?
因為人類特有的「打破禁忌的快感」
進行類似性交行為的猩猩-倭黑猩猩
雄性行為與精子活動之間的關聯
「出軌」在生物學上是正當的行為
禁欲的弗洛伊德與釋放的榮格
「克制」會導致前額葉萎縮
謊言的起源
「男女的不對稱性」是生物學上的基本前提
第3章 政治正確削弱男性
日本的「男女平等」存在缺陷
生物學如何看待性別認同
「身心性別不一致」是一種自然現象
競爭提高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在被置身的地方綻放」的虛假
不侵犯他人的主觀權利
疫情暴露出日本人的自我家畜化
違反政治正確的電視台「臉孔選用」
阿德勒「共同體感覺」的缺失與鄧巴數
不知何故,氣氛是媒體和觀眾的錯
第4章 雄性如何輝煌老去
誰來決定「老爺爺」?
「年齡之牆」的客觀與主觀落差
薩奇因基因與長壽的關係
假設老年是「一種疾病」
比起受限於權威的小鎮醫生,AI更好?
越來越多男性想與AI結婚?
男人閃耀健康十訓
其一、停止禁慾與忍耐
其二、拋棄固定模式
其三、什麼都好,保持好奇心
其四、男人就該是「流浪者」
其五、不要做健康檢查
其六、感覺到身體不對就自己去醫院
其七、不是「細水長流」,而是「粗水長流」地生活。
其八、接受科技。
其九、為了生存不必「拼命」。
其十、透過「能動適應」選擇輕鬆的道路。
無法進行「能動適應」的物種將面臨死亡。
作為後記 池田清彦
人生70才開始?還是,人生70走下坡?
70歲是人生的分歧點,身心健康的維持以及生活型態方式將左右人"衰老速度"和"壽命"。
當年嬰兒潮的那一代到了2020年都將年滿70歲。
現在70多歲的人,跟過往70歲的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愈變愈年輕、愈健康,處於人生中"最後的活動期"。這時期的生活方式會決定之後衰老的程度。
70多歲的人要 "刻意" 地努力維持身心的年輕與健康,讓可能臥病在床的時間點繼續往後延、甚至不要來臨。若不自覺地消磨時間過日子,自然會加速老化。那什麼是70歲以後延緩衰老的生活方式呢?老年病學專家教你從日常生活習慣、醫療、健康管理等方面建構一個能自主獨立的晚年生活。
<目次>
前言
第1章 健康長壽的關鍵在70歲這個分水嶺
第2章 延緩老化的70歲世代的生活
第3章 不了解70歲世代的醫療將會縮短壽命
第4章 退休、看護、死別、憂鬱等 "70歲世代的危機"
50到60多歲的人,雖然仍認為自己身體還能負荷,但體力和精力下降,以及身心不適的困擾逐漸增多。
年輕時為了對抗泡沫經濟而充滿活力,但在逐漸接近退休年齡時,許多人開始為自己的健康、工作、夫妻關係以及老家父母的情況而感到頭疼。
如何克服一直以來認為不關我事的「老化恐懼」呢?
暢銷書作家從老年專業精神科醫生的立場進行解說。
目次
第1章 如何面對「老化恐懼」(「最近,健忘特別嚴重」認知症的開端?;「體力減退」、「容易疲勞」是因為男性荷爾蒙減少嗎?……等)
第2章 退休後如何不被視為礙事的人(退休後重新就業,可以「年薪300萬日元,做自己喜歡的事」; 不想被年輕員工稱為「老害」是否應該接受再聘用留下 ?……等)
第3章 「不知道在想什麼的妻子」的真正想法(「跟不上年年越來越有精神的妻子」的「思秋期」是夫妻產生間隙的原因; 面對退休後的「夫妻會議」,只要決定好「約定事項」就能減少雙方壓力……等)
第4章 怎麼應對「不聽話的父母」(面對「隨心所欲老父母」的方法;老父母不吃藥是否應該強迫吃?……等)